关于开展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4-14浏览次数:341


各部门、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221号)文件要求,推出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深化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加强学习过程数据分析,打造智慧学习社区。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学校决定以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为牵引,建设一批跨学科、跨校际、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原则

虚拟教研室是利用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先进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需要遵循如下具体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虚拟教研室的各项研究工作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打造“全课程育人”。

坚持问题导向。虚拟教研室建设重在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通过开拓性、创造性研讨,提出新思路和有效解决方案,破解难题、攻克难关。

坚持专业认证理念。虚拟教研室以智慧教学平台为依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发展理念,谋划长远发展。教研室应突出学生中心,突出成果导向,突出持续改进。虚拟教研室的成果要体现于教学改革,体现于课堂,体现于学生。

坚持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应通过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的开放合作,突破常规边界,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互补。通过构筑良好的组织生态,充分激活各方资源,凝聚创新思维,促进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实现师资交叉、课程融合、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坚持前瞻研究。虚拟教研室立足“四新”建设,重在科学预测新技术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的潜在性可能,分析研判专业前沿、行业动态,增强教师对产业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新需求的敏感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坚持动态开放。虚拟教研室应根据最新教学热点问题、教师共性需求、教育教学发展趋向,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主题;教研室成员要保持开放性心态,积极追踪教学学术前沿、不断深化开展教学实践创新,持续提升发展个人教学能力。

坚持教学实践。虚拟教研室在开展教学研究的同时,应将研究成果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学校课程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二、申报要求

虚拟教研室的建立要聚焦育人,服务大局,高标准,严要求,通过突破学科壁垒、组织壁垒,有效整合资源,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实现师资力量的多元互补、教学过程的开放互动、教学效果的整合互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主题明确。申请建立的虚拟教研室应主动聚焦教学改革前沿课题,以较高的原创性、实践应用前景为靶向,解决普遍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共性问题。

2.负责人要求。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具备前期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总结,承担过高水平的教改项目,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成员构成。基于一门课程或者交叉融合的课程群组建教研室,教研室创始成员人数不得少于5 人。学校鼓励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跨学校、跨国际、产教研联合申报。

4. 虚拟教研室由发起教师所在学院牵头申报,填报《湖州学院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湖州学院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后立项建设。

三、虚拟教研室具体研究内容

1.联合开发课程。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跨学科团队的作用,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运用,开展“一课多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参与课程大纲制定、教学方法设计,实施课程接力授课或双师授课、多师授课,突出协同育人效果,同时联合开发一批跨学科、交叉型的课程。

2.基础研究: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获取、吸纳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对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对教育教学中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探讨反思,提出可实施解决方案;出版若干高质量新型教材。

3.示范推广:结合虚拟教研室教改研究实际,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示范经验。推进教学研究项目、教研论文发表和教学成果奖申报,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4.机制探索:探索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新范式、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实践扁平式、矩阵式柔性虚拟管理,通过管理创新,形成范例,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力,帮助教学研究者建立更多元化的教学研究平台和价值实现沃土。

四、其他

1.申请虚拟教研室原则上需参加教务处组织的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和培训,对获批立项建设的虚拟教研室,所在学院保障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场所及相关办公设施,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学校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学院给予相应的配套,保障其建设及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在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

2.评估考核验收。虚拟教研室项目自正式立项起,建设周期为1年。由教务处负责虚拟教研室的日常管理、阶段性考核及综合评估。阶段性考核后,对于通过评估且考核优秀的虚拟教研室给予正式立项建设。验收不合格的虚拟教研室将进行整改或淘汰。虚拟教研室成员调整变化与原所在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发生变化,教学工作量由原所在单位考核。

3.请各学院将申报材料电子版(附件1、附件2和单独的佐证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520日前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附件1、附件2的纸质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一式一份汇总后,交至明知楼317

联系人:鲍舒燕,联系电话:2320618,邮箱:baoshuyan@zjhzu.edu.cn


附件:

1.湖州学院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申报书

2.湖州学院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2411


0 关于开展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zip